下说话。
文哥儿一点都不客气,麻溜让金生把食盒拿上来。他看了眼丘濬桌上摆着的纸,瞅见上头写着本草格式四个字,不由睁圆了眼:“不是本草纲目吗?”
本草格式,简直闻所未闻!
这就是小学生的认知局限了,医学这门实用科学向来很受重视。
相传从神农那会儿起就开始编本草,后世称之为神农本草经;到西晋时期华佗徒弟吴普又编了本吴普本草;唐宋时期的本草相关著作更是多不胜数,连官方都组织人手编过嘉佑本草本草图经等等。
所以说,本草自古就有,不单是本草纲目一本。
本草纲目只是更详实、更丰富、更具体而已。
据说它足足有190万字!
单看这集历代本草之大全的体量,文哥儿只知道它也不算稀奇。
丘濬倒是有些纳闷。他把历代本草都翻了个遍,独独没听过本草纲目,不由奇道:“你家有本草纲目这本书?”
文哥儿一听,糟了,连丘濬这种当代百科全书都没听过,李时珍肯定还没开始写。
李时珍,这时候也不知道出生了没!
这可是连小学生都知道的著名医书,可不能弄没了。
文哥儿立刻摇着头瞎掰:“没有!格式和纲目,听着差不多!”
丘濬琢磨了一下,觉得确实差不多。
小孩子本来就爱把自己知道的新词联系起来,倒不是什么稀奇事。
文哥儿见丘濬没再追问本草纲目的事,马上又化身好奇宝宝:“您还会写医书吗?”
丘濬摇头谦道:“一时念起罢了,我连京师都出得少,真由我来编这书岂不是草菅人命?”
文哥儿不懂这些弯弯绕绕的谦虚话,听丘濬说只是一时兴起、不是真的要编书,直接就当真了。
他很熟练地帮丘濬把摊在桌上的稿纸卷起来,开始热情地摆出自己悉心准备(他主要负责点餐)的茶点,还有模有样地提起桌上的茶壶帮丘濬倒满一杯。
如今他尝过的茶多了,一看就知丘濬喝的这茶水很苦,压根不给自己倒,而是直接招呼丘濬吃点心。
丘濬:“”
丘濬是个三餐非常规律的人,从来不额外吃什么点心。他看文哥儿反客为主地招呼起他来,想拒绝又无从下嘴,只得招招手叫人送壶不那么浓的新茶进来。
酸甜饮子之类的,他们家也是没有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