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位也不简单,是儒家大圣人孔子。
亦是传闻,孔圣人携带七十二弟子三千门生周游列国,途径湖泊,有一白须老者在湖边搭一凉棚卖瓜。
孔圣人口渴难耐,但又囊中羞涩,又秉持圣人之礼节,不愿毁了心中信守,就当没看见,带着门生弟子就要离开。
但这时那白须老者却抱着一个大西瓜拦住了去路,非要请孔圣人吃瓜。
孔圣人何许人,哪有看不破的道理,眉眼一转,有了计较,让众弟子无需拘束,尽情去瓜田摘了瓜吃,圣人自己则与那白须老者盘膝对坐,分瓜而食。
吃完瓜后,孔圣人也不言语,只是掏了一个光华四射的明珠给白须老者,白须老者大喜接过,伏身叩谢,良久不起,一直待孔圣人等走得远了,才冲着孔圣人一行人远去的方向三叩首起身。
随后就将那颗珠子吞了,现出原形,同样是一巨大老鼋,入水与湖泊,片刻之后,天降祥瑞,云分七彩,老鼋从湖中飞升,亦是不受天劫。
这两个故事都是宣扬前圣大贤的功绩与能耐,有吹捧和神话的嫌疑。
但要想得证大道,首要的条件确实就是灵气,没有天地灵气,哪来的白日飞升。
后人就以此为依据,设置成了风水阵法,专门用来聚拢灵气,又经过不断改良优化,就成了这大风水局。
因为此局形态酷似老鼋,又因两则传闻都与老鼋有关,所以这个风水局就叫做老鼋驼珠,北方则叫做老鼋现瑞,南北叫法略有不同,但意思都一样。
这种风水格局,我只在书本上见到过,知道是个专门用来聚气藏风的好风水局,但还是头一次见。
更没有想到,还是个人工设置的老鼋驼珠风水局。八一中文网
这种风水局,可不是一时半会就能起效的,而且必须有天生灵气旺盛之地为根基,再行土木通风水,形成大格局,然后生发,初时见效微慢,年数越久,积瑞越厚。
这里能够滋生出老甲鱼那等修行水族,灵气肯定是够的,这是首要条件。
其次是疏通水道,与长江相通,长江乃是龙国大风水,随便漏一点气运进来,对这老鼋驼珠的风水局那都是受用无穷。
再修山植林,以山为首,坚不可摧,水库一圈林木茂盛,气不外泄,这小小的水库虽然仅仅百亩水面,但经过这么一改造,就成了绝佳的聚集灵气之处。
怪不得那大黑鱼顺着江道到了这里舍不得离开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