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头的秋风猎猎地吹,国舅坐在马车里,只觉身心俱疲。
巍峨的宫殿在两边掠过,他已然无心观赏。
头一回,他进宫来,觉得心情如上坟。
这自是因为外头那些传得沸沸扬扬的流言。
梁王妃的寿宴办得各种蹊跷,皇帝原本要在阳春园逗留三日,结果,第二日就匆匆回宫了。那之后,宫里传出了晏女史卧病的消息,更坐实了晏女史在阳春园里遭人谋害的猜测。
就在这时,又不知从哪里传出了一桩秘闻。
说是恰恰在生辰宴前一日,国舅曾将江家一干亲戚都召集到了府里议事,议了什么,没人知道。只说是了不得的大事。
这个说法,犹如一味奇香的佐料,让整件事都变得更加为人津津乐道。
国舅从袖子里掏出巾子,擦了擦额角的汗。
上一回,晏女史回扬州,国舅买通水匪截杀。千算万算,谁也没算到皇帝竟会突然出现,将晏女史救下了。在圣前公然行凶,自然是罪责难逃。纵然国舅手段隐蔽,皇帝还是查到了蛛丝马迹,摸到了他的头上。bimilou.org
皇帝将他召入宫中训斥的场面,国舅还记得清清楚楚。若不是因为有太后,他只怕已经在狱中了。故而当皇帝点出他在京中肆意妄为,用明里暗里的手段攒下的各处产业时,国舅大气也不敢出。至于皇帝说要将那些不当之利没收时,国舅倒是松了一口气。
他知道破财消灾的道理,皇帝只要钱财,放过了他的性命,无疑是最好的结果。
可是这事,却让家人很是不满。
不论江家族人还是别的亲戚,听闻国舅要将产业上交,都跳将起来。妻子季氏更是在他面前闹了一场。国舅无奈,只得将亲戚们召来,晓以利害。
谁知,隔日却出了有人谋害晏女史的事,而自己这番举动,成了有心人眼里的证据。
国舅觉得,自己当真是跳进了黄河也洗不清。
更让他惶恐的,是皇帝的态度。
这两日,他一直想入宫觐见,可皇帝一直将他拒之门外,连个解释也没有。态度之冷淡,可见一斑。
想着这些,国舅心头似压着巨石,不由叹息一声。
寿安宫内,檀香袅袅。
太后闭着眼,手中捏着一串佛珠,正盘腿坐在小佛堂里礼佛。
身后传来脚步声,周嬷嬷低声道:“太后,国舅来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