柔笑着与她们还礼,“忽然来这里,叨扰大家了。”
伸手不打笑脸人,苏寒露很难对美人升起恶念,不由自主也对着她温柔笑,“何表姑客气了,两位姑姑常来咱们这里玩才好呢。”
江晓雨颔首,“那是自然。”
有了这么两个“外人”在,江钟一点都不痛快,夹着眉头在大哥桌子上硬读书。
苏寒露也不想和江晓雨多说话,尤其不想和明艳动人的何宝婵站在一起,就一直凑到崔明珠那边,乖巧地坐在那里看崔明珠教导宝珠写字。
崔明珠并不私藏,大大方方地与宝珠和寒露轻声解释“暮春”二字的写法要则,“这两个字虽然简单,但步法却不同平常,需与上下左右合构才能成好书。你们来看。”说着,她提笔在单独两字旁边,重新写下一大段文字。
也不只是什么缘故,刚开始被迫与江晓雨寒暄的江锋渐渐停下说话,往那边三人看去。
待崔明珠讲着写完“暮春之初”这段文字后,书斋内的几人都围了过来。
一向自视甚高的江晓雨都说不出她半点不好,何宝婵更是羡慕,忍不住出口相问,“不知崔姑娘师从哪位大儒?这字笔力好生深厚。”
江锋虽然与崔明珠很熟,也认得她的字,但见她当场写字,这是第一回。
崔明珠教导妹妹时申请专注,声音温柔,尤其执笔时身段轻柔自在地立在那里,挥笔潇洒自如又沉稳厚重,很难不吸引他的注意。
江锋笑着与何宝婵解释,“明珠从前是姑姑亲自启蒙的,后来我们一起跟着明心学院的承山先生读过两年书,八岁时妹妹正式拜师承山先生。不过那时候承山先生还没去明心书院做山长。”
只是后来永宁侯夫人借病折腾儿媳,也就是江晓月,崔明珠为了护着母亲,日日请假一同去祖母屋里侍疾,主动请辞了承山先生,永宁侯便写了亲笔信,推荐承山先生去明心书院,这些往事都是大家都知道的。
唯有两人不知。
何宝婵心中羡慕不已,却不敢表现得太过明显。
另一个是苏寒露,她敏锐地察觉这句话中的“我们”二字,于是瞥了滔滔不绝的江锋一眼。
江锋顿时被寒露吸引了注意力,再没能听见旁人都说了些什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