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最终还是叹了口气。
他这三个义子,有一个算一个,都不是他心中,掌管皮岛的良人。
毛文龙并不是一个不精于人情世故的人,恰恰相反,不通人情,恰好是毛文龙对外的隐藏。
幼时丧父的毛文龙,一直住在舅舅沈光祚的家中,那时候沈家可不是什么杭州首富,沈家也是在毛文龙在镇江之战后,才开始发迹,短短几年,成为了杭州首富之家。
毛文龙幼时住在舅父家中,寄人篱下的日子过得可想而知,打小,毛文龙就养成了看人下菜碟的眼力价。
这种看人下菜的眼力,慢慢的变成了所谓的识人之明。
他刚刚接触到王化贞的时候,就立刻离开,宁愿去走更难的武考的路线,也不走更顺趟的官官相护,一方面是他不喜欢寄人篱下的感觉,另一方面,就是他看人准的能力。
跟着王化贞,早晚得出事。
果不其然,前段时间,舅父托人捎来信儿,说是王化贞的案子牵扯到了他们沈家,让毛文龙想想办法。
毛文龙并未过多理会,越是理会,他们沈家和毛文龙越是抹不开关系。
毛文龙知道自己这三个义子,都不是吃苦的命,他们皮岛这个方向,过去仅仅有山东巡抚现在的太保袁可立的支持,现在隐约有了万岁的支持,但是其重要性,完全无法和山海关相比。
虽然毛文龙自己认为,他的皮岛就是海上山海关,皮岛丧,则山东大危,但谁让山海关离京师更近几分呢?
以后的日子,不会好太多,他这三个义子,出身贫寒,尚奢靡之风,多次央着他回杭州,就是看到了江南安泰的日子。
在皮岛有上顿没下顿,整日里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的苦日子,他们仨都不太乐意过。
这就是毛文龙对三个义子的判断,事实上,知子莫若父,毛文龙对三个义子的判断,非常的精准。
而此时他在正旦前夕,发动对义州的攻势,完全是遵循君父皇命。
吴孟明的判断是没有错误的,大明的皇帝让自己身边的大珰亲自跑一趟的目的,当然不是犒赏军卒那么简单,皇帝的命令,就是伺机而动,帮助“朝鲜”夺回义州。
当然,这个帮助,帮到什么份上,毛文龙觉得自己没有领会的圣意,完全没有错。
那就是占据义州,威胁建奴的后方。
所以,他就只要了朝鲜绫阳君一封手书,至于绫阳君的花郎军,毛文龙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