队只抵挡了月余,两国便被南诏大军攻陷都城,至此两国覆灭。
只叹南诏国军队锋芒太甚,且还跟两国兵士一般精通丛林作战,使两国军队无一点优势。
另外还有拜月教之功,拜月教的教义早就传入两国,深耕于两国民间,如此一来,南诏大军入两国全无阻滞,且百姓夹道欢饮,汤汤水水天天送,好一副军民鱼水情。
如此顺利下,南诏的后续人员立马跟进,青铜古木随之便开始在两国国都建起。
除此外,这两地的地名也随之更换。
女王国划作三郡,骠国化作两郡。
另外提一嘴,在岳不群完全执掌了南诏国朝政后,南诏国的地方官府辖区划分也做了更易,从原本的十睑(jian),变为五郡一都。
都为太和城,五郡为云南郡,大理郡,白崖郡,蒙舍郡,牟和郡。
郡下有县,每郡有县六。
县下为乡,每县所辖之乡数目不一。
乡下有村,每乡所辖的村的数目也不会相同。
女王国与骠国就暂且被分为五郡,并入南诏国中,由南诏国派往官吏接手,并将岳不群亲笔说书的南诏新法转给每一位旧官看,还有两国贵族。
如此一来,两国之中又是一场腥风血雨,处处有贵族认错,有旧官认罪,然后或自缢,或服劳刑。
而南诏也随之抄没不少钱银耕地,可分给两地贫民百姓。
除此外,两国王室也被革去王位与王称。
而且两国王室也都看了岳不群亲笔写出的南诏新法,两国国王随之自缢身亡,他们皆有大罪,其余王室成员也都或自杀或投罪,偌大的王室随之分崩离析。
南诏国连吞两国之事并未引起周围国家的太多注意,也就安南忧心忡忡,但也无法做太多事,安南有设大唐都护府,实际应为大唐国土,如今大唐国内生得叛乱,已经无从顾忌各地藩镇,所以安南都护府再怎么担忧也无用,大唐鞭长莫及也。
不过安南为大唐国土,也无需太过担忧南诏进犯,毕竟南诏如今仍为大唐属国,无大义进犯安南。
至于南诏旁边的吐蕃,更不会管这事,因为吐蕃正专注于攻伐大唐的胧右与河西剩下的土地,吐蕃要完全拦断大唐通往西域的路途,若有机会,吐蕃也想杀入中原,攻入长安,见见万邦称赞的长安城。
可惜大唐能臣大将可不少,此时乃盛唐之年,虽受叛乱影响,但底子深厚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