:“逊儿,你天赋很高,人又勤奋,现在已经赶上为师当年了。”
此时的成昆还不到三十岁,江湖上口碑好、武功高,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,又得此佳徒,有些志得意满。
谢逊口中感谢,道:“多谢师父教导!”
谢逊心中对成昆还是有些忌惮,虽然知道此时的成昆对他没有歹心,但想到他多年后的狠毒,心中还是有所提防。
谢逊并没有在成昆面前展示出自己全部的实力,算是留了一手。
成昆道:“我原想让你多练几年再出师,但你自己急着想闯荡江湖,为师也理解你的心情,为师当年也是这么过来的。你性格一向稳重、成熟,武功也有小成,增加江湖阅历,也有利于武道的修炼。切记,江湖险恶,遇事多想想,不可鲁莽,不要被人利用。”
谢逊其实还真不惧什么江湖险恶,他三世为人,既经历过信息爆炸的大时代,又曾经周游列国,洞彻人心,又熟知本世界的剧情,哪会被计谋击败,他所虑的就是武功高手,口中称是,道:“弟子谨记师父教诲。”
成昆道:“为师为你精心打造了一把兵器,你看看是否喜欢。”说着拿出一个巨大的盒子。
谢逊打开一看,是一把八尺长(据推测,元代一尺相当于现在34厘米)的双头狼牙棒。谢逊在手中一端,犹如神兵天降,威风凛凛,杀气腾腾。
这是成昆为弟子精心设计的武器,虽然一直以来,谢逊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内功上,但一法通,万法通,运劲之巧妙,存乎一心。
成昆考虑到这个弟子的身形、天赋,走的一定是刚猛路线,觉得这个狼牙棒最能发挥他的特点。
谢逊舞了几下,招式虽然简单,但还是虎虎生风,给人以勇不可挡的感觉,心中也很是喜欢,向师父道谢:“谢师父!”
这一年是元武宗至大四年(公元1311年),谢逊用一个大布袋套着狼牙棒,辞别父母和师父,离开了家门。
谢逊一路向西,他知道西域是自己发迹的地方,而且昆仑山中还有一场大机缘,九阳真经就在昆仑山中。这可是金庸武侠中的绝顶神功,现在还是无主的宝物,取它虽然有点儿麻烦,可也总比抢峨眉的倚天剑、闯少林的藏经阁要好的多。
九阳真经在昆仑山中有一个重要坐标,就是朱武连环庄。可惜谢逊在昆仑山转了半年,也没有找到这个庄子,看来是他来早了。这就使谢逊极为郁闷,明知山中有宝,却无从查起。
点击读下一页,继续阅读 一九八零年代 作品《武侠穿越从寻秦记开始》第七十一章倚天开篇